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染满林红,萧疏夕照中。
曾供写秋怨,流出上阳宫。
这首诗名为《红叶》,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满林的红叶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萧瑟,仿佛承载着秋天的哀愁。"曾供写秋怨"一句,暗示这些红叶曾被文人墨客用来寄托离别之苦或季节更替的感慨,而"流出上阳宫"则让人联想到宫中的凄凉与历史的流转,可能暗指宫女们的孤寂生活和宫墙之外的世事变迁。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日红叶的意象,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栏外见春迟,朝来雪一枝。
不知初发处,误道已残时。
静绕绿阴行,闲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