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一叶初飘六月秋,终宵雨泻火西流。

夕阳弄影轻烟暝,卧听邻砧不耐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一叶初飘六月秋”,以一片落叶作为秋天来临的象征,巧妙地将时间从炎热的六月过渡到凉爽的秋季,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这不仅是一片叶子的飘落,更是季节转换的标志,预示着夏日的结束和秋意的渐浓。

次句“终宵雨泻火西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夜雨连绵,仿佛是天降甘霖,滋润着大地,同时也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这里的“火西流”可能是指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在西方缓缓下沉,与雨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画面。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秋夜之中,感受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韵味。

第三句“夕阳弄影轻烟暝”,将画面聚焦于夕阳与轻烟的互动。夕阳的余晖在轻烟中穿梭,投下斑驳的光影,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柔而神秘的色彩。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弄影”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与轻烟之间的互动,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一句“卧听邻砧不耐愁”,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静谧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邻家捣衣的声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愁绪。捣衣声在古代常与离别、思念之情联系在一起,这里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故人的一种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这种淡淡的忧愁,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怀,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立秋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丁肇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泉二首(其一)

何处西方有美人,貌中风雪意中春。

寻常摸索无缘得,忽漫相逢野水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梅泉二首(其二)

寒水泠泠驻碧潭,悠悠香韵鼻端参。

月明缭绕罗浮梦,合向其中置睡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勺园

才辞帝里入风烟,处处亭台镜里天。

梦到江南深树底,吴儿歌板放秋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漂母

偶然一饭进王孙,荅赠千金未足论。

何事怨家还报德,淮阴年少亦推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