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引

晓承明诏别金銮,上马啼红玉颊寒。

寄语高坛休拜将,空凭粉黛博粗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昭君引》是明代诗人李廷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皇宫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思考。

首句“晓承明诏别金銮”,以清晨的宁静与庄严开始,暗示了主人公即将离开皇宫的庄重与正式。金銮殿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而“晓承明诏”则表明她是在接到明确指示后离开,这一细节透露出事件的重要性和她的身份不凡。

次句“上马啼红玉颊寒”,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离别时的场景。上马的动作与脸颊上的泪水形成鲜明对比,红润的面颊因哭泣而显得更加动人,但同时又透露出离别的哀伤与寒冷,不仅指天气的冷,也暗喻内心的凄凉。

后两句“寄语高坛休拜将,空凭粉黛博粗安。”则展现了女子对未来的深思熟虑。她似乎在对某个权威或权力机构发出呼吁,希望他们不要轻易地向将领下跪,暗示了对权力斗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同时,“空凭粉黛博粗安”一句,以化妆为比喻,表达了通过表面的装饰来求得内心安定的无奈与讽刺,反映出她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昭君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3)

李廷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眠竹径

小径疏疏竹几竿,春风披拂长琅玕。

日长试展湘纹卧,一枕苍云入梦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画竹

琼花冻勒苍龙骨,法水低淋彩凤翎。

愁绝英皇浑不语,九疑相对数峰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春阴

十日春无一日晴,玉阶芳草傍愁生。

筚门静掩飞红乱,听尽流莺自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濯陇图

濯陇雨晴春水生,人人驱犊陇头耕。

太平不在笙歌里,只听前村打稻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