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其一)

看花东城隅,闻笑不闻唱。

相逢游冶郎,逐逐走如浪。

低头羞露娇,惜别转相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东城隅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游人的情景。诗人以“看花”为引子,将视线聚焦于花海中游人的活动与情感。

“看花东城隅”,开篇点题,将读者带入一个赏花的场景,东城隅作为背景,暗示了地点的特定与季节的温暖。“闻笑不闻唱”,这里巧妙地对比了笑声与歌声,突出了笑声的自然与随意,仿佛是春日里最真实的音符,而“不闻唱”则强调了这种氛围的轻松与和谐,没有刻意的表演或喧嚣。

“相逢游冶郎,逐逐走如浪。”游冶郎,指的是那些游荡于花间、寻欢作乐的男子。他们追逐嬉戏,如同潮水般涌动,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年轻人的活力与热情。这里的“逐逐”二字,不仅表现了动作的连贯与快速,也蕴含了一种随性与自由的气息。

“低头羞露娇,惜别转相向。”这句诗细腻地捕捉了女子在离别时的微妙情感。她们低着头,羞涩地露出娇态,眼神中充满了对即将分别的恋恋不舍。在离别之际,她们相互凝视,传递着无声的情感交流,这份细腻与温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春日里游人欢聚与离别的瞬间,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冯大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收录诗词(36)

冯大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其二)

江畔巧妆鲜,短棹发清沚。

不愁水湿衣,素手攀莲子。

香风正淡荡,罗袂轻轻举。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四时歌(其三)

郎住江水头,妾住江水尾。

别恨正悠悠,泪滴梧桐雨。

背窗一点灯,帘幕秋风起。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四时歌(其四)

岁晏悲风号,雪花琼楼满。

寒枕夜如年,起坐珠帘捲。

怅望长安道,不知郎近远。

形式: 乐府曲辞

艳歌行

绮窗时时开,柳阴拂青楼。

陌上谁家子,踟蹰不自由。

含思理瑶琴,延望清宵月。

冷冷弹未终,沈吟愁欲绝。

芳颜如桃李,步摇何垂垂。

独立起长叹,长叹却为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