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和

道安独继襄阳踵,诗好慵窥霅昼评。

竹屋数间经几载,草衣三事傲平生。

纵陪林下收孤迹,难学人间走大名。

灯火已残谭未倦,晓风斜雨打窗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惟晤所作,名为《次韵奉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首句“道安独继襄阳踵”,借用了历史人物道安与襄阳的典故,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传承与历史渊源。接着,“诗好慵窥霅昼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评价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艺术追求的独立与自由。

“竹屋数间经几载,草衣三事傲平生”描绘了隐士简朴而自足的生活场景,竹屋与草衣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几载与三事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简单。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纵陪林下收孤迹,难学人间走大名”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与对名利的不屑。即使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难以在尘世间追逐虚名,表达了诗人对真我与外在世界之间平衡的追求。

最后,“灯火已残谭未倦,晓风斜雨打窗声”以夜深人静时分的场景结束全诗,灯火虽残,但交谈的热情未减,窗外的风雨声更添了几分诗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心灵的交流,即使外界环境变化,内心的对话与理解却始终如一。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真我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8)

释惟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酬

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

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

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

脱屣高谭无限乐,煴炉寒拥日高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和酬

雨洗群山秀色分,一筇双屐到松门。

天边云散争归洞,岛外樵还各占村。

久著青袍心已厌,相看白首事休论。

请君细问黄梅老,当信禅河别有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和酬

战退睡魔重酌茗,再披文卷眩生花。

喜逢长夜身虽健,勉和新诗兴未佳。

风细猿声清似梵,月明杉影密如麻。

腊寒灯炷飞蛾灭,何必殷勤护薄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和酬

晓过翻经台下寺,与君同谒祖师堂。

庭前紫桂叶频脱,石上红梅花正香。

出洞阴云分远影,挂松寒日漏清光。

谢公劝饭须无让,不许非时荐茗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