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炙芹泥积渐融,一湾新涨小桥通。
不因野鸭飞来喜,忘却生涯书卷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春日晨光景象。开篇"日炙芹泥积渐融",通过太阳温煦地照耀着湿润的芹菜泥土,它们在日光下逐渐融化,这既写出了春天气候温和、万物复苏的生机,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细微观察的敏锐。
接着"一湾新涨小桥通",诗人笔触轻盈地描绘了一片水域在春潮的滋润下变得更加宽阔,小桥也因此重新连通。这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蕴含着季节更迭、生命力旺盛的意象。
第三句"不因野鸭飞来喜",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并不因为偶尔飞来的野鸭而感到喜悦,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野鸭在这里成为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生灵的象征,它们的出现没有给诗人的情感带来波动,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末句"忘却生涯书卷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知识追求的一种超脱。生涯(shēng yá)在这里指的是尘世的繁华与功名,书卷则象征着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要忘却那些世俗的追求,将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淡泊保留下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平静。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抒写,是诗人在忙碌尘世中寻找宁静之境的一次尝试。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日欲西时暮霭凝,何尝落向远山层。
分明万丈青罗幕,遮却销金罩里灯。
新月何曾展画帏,便教星斗避寒辉。
思量自在天公最,昨日峰头有雪飞。
驱鹤松门去却回,似知草际有香来。
青条红眼才窥煖,拄杖先?费绿苔。
群玉山头昨梦归,占祥获应必无疑。
今朝暂歇抄书课,急为寒梅办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