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三)

指天指地,徒张意气。一棒打杀,更无巴鼻。

径山今日都卢放过,且要一时脑门著地。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有力,富有禅意。首句“指天指地,徒张意气”描绘了一种自我膨胀、空洞无物的行为,像是在虚张声势,强调个人的意念和情绪。接着,“一棒打杀,更无巴鼻”运用比喻,表示这种意气用事会被彻底击溃,形象生动,暗示了世间一切虚幻短暂。

“径山今日都卢放过”中的“径山”是佛教名山,这里可能暗指修行者的心境或佛法的超越。“都卢放过”意味着全部放下,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最后一句“且要一时脑门著地”,进一步强调了彻底放下,回归质朴和谦卑,形象地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心性平和、与世无争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虚妄和修行的真谛,鼓励人们抛却世俗的傲气,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谦卑。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二)

韶光去也谁能留,长江衮衮无暂休。

人生既老不复少,此心未了空悠悠。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

六月火边坐,三冬水里走。

怒中呈笑面,闹处伸毛手。

满载没底船,归来重抖擞。

抖擞个甚么,苏州有,常州有。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九)

十五日以前,常在途中,不离家舍。

十五日以后,常在家舍,不离途中。

正当十五日,跛跛挈挈,百丑千拙。

张都料,李作头,凿窍底凿窍,著楔底著楔。

双径来来去去人,长安夜夜家家月。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五)

七月八月,或凉或热。景色凄清,蝉声呜咽。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韶阳老人得一橛。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