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三)

忆早悬弧日,龙驹姚且都。

稼陶成苦窳,泉布一糊涂。

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

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对沈石友七虞诗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社会风气、教育与道德观念,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忧虑。

首句“忆早悬弧日”,追忆往昔,悬弧是古代男子出生时的一种仪式,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接下来“龙驹姚且都”一句,以“龙驹”比喻杰出人才,暗示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稼陶成苦窳”引用了《孟子》中的典故,稼陶是古代的农神,苦窳则是懒惰的意思,此处暗指古代社会对勤勉耕作的推崇与对懒惰的谴责。接着“泉布一糊涂”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道德沦丧,将“泉布”(货币)与“糊涂”并置,形象地描绘出社会风气的败坏。

“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两句,以“金策”象征权力与权威,“昭阳九”可能是指古代帝王的居所或某种尊贵的地位,而“苍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辨别贤愚的神兽,这里用来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实则无能的官员或知识分子。“哂腐儒”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轻蔑与不屑。

最后“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借用陶渊明的典故,彭泽是陶渊明的故乡,柴桑则是他晚年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意在询问,如今的彭泽里是否还有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追求真我、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四)

铜柱铭奇烈,方方事挽刍。

催科书上考,嫠媪泣中途。

咸欲金如粟,未间裤倍襦。

舟车纷载宝,弊吏贵藏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五)

一亭孤兀峙,有客冷焉癯。

菽水礼书易,砚田坟壤墟。

稀星悲在罶,止屋叹瞻乌。

漆室贫人女,肠中百折纡。

形式: 五言律诗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六)

嗟来蒙袂者,半鬼半人殊。

空下牛衣泪,勿言秧马租。

少年轻贾谊,男子孰郇模。

安得流民绘,丹青四野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七)

春秋纪石鹢,穆子焚尪巫。

市井虎蛟恣,山川鱼鹿枯。

絙弦摧柱绝,柔辔引骖敷。

数顷南山豆,谁为治秽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