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壬子九月朔日沪上纪所见,用梦窗韵,和季刚

正凉霞绀海,漏瑟转、西风微掣。

小山丛桂,留人馨半灭。却值佳节。

曼衍鱼龙戏,万枝幡影,傍五云高揭。

骄嘶宝马香鞯热。路幕传签,淞波剪缬。

苕苕蜃楼仙阙。听严城箫管,一霎吹彻。欢悰未歇。

奈霜痕苎发。俊侣嬉游处,怀抱别。年芳又过啼鴂。

渐街尘倦步,露寒侵袜。银花烬、钿车声绝。

不堪问、玉殿秋期,换了故宫新月。

清商怨、休唱回雪。向夜阑、更续传柑梦,釭花恨结。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上海九月朔日的景象,以梦窗的韵律,与季刚和作。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凉爽的晨霞、轻拂的西风、丛桂的香气以及鱼龙舞动的节日盛况。词人巧妙地将繁华与静谧、热闹与孤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正凉霞绀海,漏瑟转、西风微掣”,开篇即以凉爽的晨光和轻柔的西风渲染出宁静而清新的早晨景象。“小山丛桂,留人馨半灭”,桂花的香气虽已渐渐消散,但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余香,仿佛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痕迹。“却值佳节。曼衍鱼龙戏,万枝幡影,傍五云高揭”,佳节之际,鱼龙舞动,幡影随风飘扬,与天空中的云彩相映成趣,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接着,“骄嘶宝马香鞯热”描绘了豪华的马车,香鞯散发的热气,象征着富贵与奢华。“路幕传签,淞波剪缬”,道路两旁的幕布上传来签令的声音,淞江上的波浪如剪出的丝带,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繁忙与壮观。“苕苕蜃楼仙阙”,蜃楼仙阙,虚幻而神秘,增添了词的浪漫色彩。“听严城箫管,一霎吹彻”,箫管之声在严城中回荡,瞬间穿透人心,引人遐想。

“欢悰未歇。奈霜痕苎发。俊侣嬉游处,怀抱别”,欢乐尚未消散,但霜白的头发提醒着岁月的流逝,俊美的伴侣在游玩,心中却藏着离别的思绪。“年芳又过啼鴂”,年华易逝,啼鴂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渐街尘倦步,露寒侵袜”,街道上的尘埃让脚步疲惫,露水的寒冷侵袭着袜子,暗示着夜晚的来临。“银花烬、钿车声绝”,银花燃尽,装饰华丽的车辆声息皆无,象征着节日的结束。“不堪问、玉殿秋期,换了故宫新月”,无法再问及皇宫中的秋日之期,故宫的月亮已经换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清商怨、休唱回雪。向夜阑、更续传柑梦,釭花恨结”,清商怨曲,不再唱起回雪之歌,夜深时分,继续在梦中寻找传柑的甜蜜,心中充满了遗憾与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叶飞.九日,依梦窗韵

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

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怅一霎、华年过羽。

沧桑容易悲今古。

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

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尽手折、衰杨怨缕。

荒江寂寞玉龙去。

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形式:

蕙兰芳引.梧生农部病殁金陵,悼赋

楼上晚寒,倚孤枕、怆闻邻笛。

正鄂渚帆回,那便夜台路隔。

暝云雁断,但望里、枫林月黑。

盼故人、入梦为说,文昌消息。

直北风尘,天西鼙鼓,战血犹碧。

问憎命文章,谁访茂陵遗集。江关词赋,自怜萧瑟。

歌大招,何处锦鲸游迹。

形式:

瑞龙吟.用清真韵

江城路。曾见绀蕊霏花,翠阴笼树。

虹桥三尺柔波,画船载酒,东风飏处。漫吟伫。

何意梦游重到,旧时庭户。

愔愔小阁黄昏,恨烟怨柳,栖鸦对语。

前度玉人天远,锦筵箫管,谁家歌舞。

还恐望中青山,眉黛非故。红楼绣箔,慵赋閒情句。

凭谁问、惊鸿倩影,轻鸾纤步。镜里朱颜去。

酽寒倦理,鸳机断绪。愁把衰杨缕。

芳事晚、沈沈瑶华今雨。夜凉雁寂,一襟秋絮。

形式:

尉迟杯.闻任父归国,感赋。用清真韵

?都路。最销魂、入眼桃千树。

红桥几曲阑干,犹识昔游凭处。

沧波梦醒春色远,梧云暗湘浦。

对西风、鬓影衫痕,坠欢随水东去。

殷勤算有何戡,莺花地、当时尊酒频聚。

一掬蓬莱余香剩,曾见惯、丁歌甲舞。

斜阳外、寻常巷陌,听秋燕、多情劫后语。

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