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
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
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答吴竹桥》。诗中以“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开篇,将自己与汉代才子司马相如(字长卿)相比,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自我谦逊的态度。接着,“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两句,流露出对文采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安于现状、不求虚名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描绘了诗人独自怀念友人时的深情与期待,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畅谈的热烈场景。最后,“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以清雅的诗句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歌如同临风笛声般清冷悠扬,为秋日的秦淮河增添了深沉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省、怀念和相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的追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意境。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中田有精舍,挟册青林閒。
起见海东月,流光湖上山。
时闻渔者唱,或值耦耕閒。
非得忘机侣,翛然自掩关。
昔君辞省阁,余亦卧江滨。
山渌垂湖岸,宜容澹荡人。
藏书多足老,资物少无贫。
更欲刺舟往,相从忘主宾。
记托新安郡,晨朝见异峰。
遥思黄叶径,多被白云封。
孤往未能决,他年焉可逢。
披图如曩昔,惆怅列岩松。
君筑岩居积翠重,飘然偶出似云龙。
孤舟乘兴行千里,襆被吟诗八万峰。
屡痛昔贤披墓草,自希良友结霜松。
归休梅竹萧疏里,风雪余将策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