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释今严的《过白石》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画面感的春日行旅图。
首联“东风云暗鹧鸪啼,古调歌残白石西”,以“东风”、“云暗”、“鹧鸪啼”描绘出一幅春日黄昏时分,天空阴沉,东风吹拂,鹧鸪鸟在远处哀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略带悲壮的氛围。接着,“古调歌残”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芳草春深官路合,夕阳烟重板桥低”,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春天的芳草茂盛,官道两旁绿意盎然,而夕阳的余晖洒在烟雾弥漫的板桥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宁静又充满诗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颈联“闲心独我听花落,作客同人倦马蹄”,转而聚焦于人物情感。诗人独自一人,静听花瓣飘落的声音,内心显得格外宁静与超脱。同时,与他同行的旅伴们或许已经疲惫不堪,马蹄声也显得有些沉重。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辛劳与疲惫。
尾联“谁信劳劳天地里,搴裳容与过前溪”,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劳碌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又有谁能理解在这广阔天地间,劳碌奔波的真正意义呢?最后,他选择轻装简行,继续前行,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