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王子正书

晨鹊何处来,飞鸣向前除。

故人在天涯,遗我尺素书。

为言长相思,梦寐同所居。

所居亦靡他,上论揖让初。

觉来独怆然,淡月留太虚。

蹇予临末路,世味皆泊如。

一学未敢辍,尚念客气锄。

切磋与琢磨,政恐朋友疏。

自从吾子东,门乏长者车。

发挥天人奥,大辩孰起予。

丹阳何高明,吾子昔所庐。

南轩拂翠筠,北潭照红蕖。

蝗害非不虐,子食岂无馀。

滦江固自佳,何堪曳长裾。

春风旦夕至,归哉莫踟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张本的作品《得王子正书》,通过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诗中以清晨的鹊鸟飞鸣开篇,引出远方友人的消息,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感。

“晨鹊何处来,飞鸣向前除。” 开篇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鹊鸟的飞鸣打破了这份宁静,预示着远方的消息即将传来。接着,“故人在天涯,遗我尺素书。” 描述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为言长相思,梦寐同所居。” 诗人通过书信得知友人同样在思念自己,两人的思绪仿佛在同一处相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所居亦靡他,上论揖让初。” 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古代礼仪的向往。

“觉来独怆然,淡月留太虚。” 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孤独与悲伤,只有淡淡的月光陪伴在空旷的天空中。这句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

“蹇予临末路,世味皆泊如。” 诗人感叹自己正处于人生的末路,世态炎凉,一切都显得冷漠而无味。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一学未敢辍,尚念客气锄。” 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弃学习,同时不忘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切磋与琢磨,政恐朋友疏。” 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认为在相互交流与成长的过程中,不应让友情变得疏远。

“自从吾子东,门乏长者车。” 指出自从友人离开后,家中再无德高望重之人的来访,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发挥天人奥,大辩孰起予。” 提及友人对天地奥秘的探讨,以及对大辩论的贡献,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丹阳何高明,吾子昔所庐。” 回忆友人曾经居住在丹阳的场景,赞美那里的高雅与美好。

“南轩拂翠筠,北潭照红蕖。” 描述了友人居住环境的美丽,南轩前翠竹轻拂,北潭中红莲映照,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蝗害非不虐,子食岂无馀。” 虽然遭遇了蝗灾这样的灾害,但友人依然能找到食物,体现了友人的坚韧与乐观。

“滦江固自佳,何堪曳长裾。” 赞美友人居住地滦江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远离繁华都市、过着简朴生活的羡慕。

“春风旦夕至,归哉莫踟蹰。” 最后,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不要犹豫不决,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期待和思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

张本(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弟

离离丘垄田,郁郁霜露思。

相隔二十年,旦暮一何悲。

中途涉万里,天幸复来归。

燕安此怀居,愧彼神与祗。

叔兮孝且友,见义能不疑。

上念先茔孤,亦闵乃兄痴。

护丧营大葬,勤苦我所知。

昨朝尺书来,殷勤咸及兹。

灯下展转读,涕泪沾裳衣。

父祔失临穴,子焉庸我为。

我非羽毛寄,饱食冥然飞。

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与子奉遗祀,没身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梁都运斗南新居落成

购材燕市中,作室何翘翘。

老手为拮据,百日不敢骄。

室成仅容膝,勃溪益无聊。

云胡写予怀,惟是风雨宵。

先生名大夫,黼衣华四朝。

枫堂接桂室,燕处俱逍遥。

新筑诚琐兮,贫饮称一瓢。

居之不自陋,无乃壮志消。

孰知君子心,一念恒万朝。

滔滔宁我盈,凛凛不我凋。

处乐及处约,所以长嚣嚣。

里社来落成,贱子亦见招。

槃餐无兼味,至乐等闻韶。

我独何人斯,永惟德音昭。

日居及月诸,维此心摇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中秋雨夕呈君美

怪得秋云不肯晴,天公为惜此杯倾。

无边清景关人意,多事西风送雨声。

桂树婆娑辜胜赏,桐枝点滴厌残更。

殷勤朝镜休重揽,白发星星又几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病中遣怀

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越人吟。

野麋本自便丰草,倦鸟宁当忘故林。

画像功名元有命,乞墦富贵果何心。

几时真脱尘嚣累,岩穴寻居不厌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