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东壁下,听到促织鸣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从第一更到第五更,时间的推移不仅映射了夜的深沉,也象征着诗人情绪的逐渐加深。
一更时分,清冷的风露中,东壁下的寒蛩鸣叫,触动了诗人对离人的思念,引发了他的孤独与哀愁。第二更,声音更加靠近,似乎就在床头,让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往昔时光,对比之下,今日的分别更显凄凉。第三更,月圆之夜,促织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让诗人渴望梦见友人的面容,却辗转难眠。第四更,更漏的声音显得格外缓慢而悲戚,诗人内心的情感难以承受,起身坐在孤寂的帷帐之中。第五更,夜将尽,霜落空林,寒意更甚,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无尽的长路,无法言说的痛苦弥漫心头。
整首诗通过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是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