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公远的《白金小还丹歌》之八,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类的诗歌。诗中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内丹修炼过程中的某些体验和感悟。
"一黄二白,三铢两作。养至满蟾,生其高鹤。" 这几句诗用到了颜色和数字的象征,暗示着内丹修炼中物质的转化和精神的提升。在道教内丹学说中,一黄二白通常指的是金液(即内丹)的一种状态,而“三铢两作”则可能是指内丹的三个阶段或两个层面的修炼。蟾蜍和鹤在这里都是象征物,蟾蜍代表着阴性、滋养之意,鹤则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和纯净。
"事忌他非,道身自乐。传受非人,天殃地虐。" 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修炼过程中的自我警醒和独处的重要性,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排斥。在内丹修炼中,避免世俗纷争、保持心性的纯净是至关重要的。而“传受非人”则可能是在强调这种知识和修炼方法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特定的师承传授。最后两字“天殃地虐”则暗示了如果不遵循正确的修炼之道,可能会招致天灾人祸。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罗公远对内丹修炼深刻理解和个人修为的体验,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