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喜雨》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春日久旱后,一场及时雨降临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与自然、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联“春来全未雨,一夜雨成霖”开篇即点出春日久旱无雨,而一夜之间,雨水倾盆而下,形成大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这场雨的突然与强烈,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触石何时聚,崇朝已自阴”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的动态过程。雨水从空中落下,触碰地面,汇聚成溪流,短时间内便使得早晨的天空变得阴沉。这一联通过“何时聚”和“崇朝已自阴”的对比,表现了雨水迅速聚集并影响环境的能力。
颈联“锦林花气重,金阙漏声深”转而描写雨后的景象。雨水滋润了花朵,使得花香更加浓郁;同时,宫阙中的钟漏之声也显得更为深沉。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尾联“润泽占天造,殷忧慰圣心”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对这场喜雨的赞美之情。雨水不仅滋养了大地,带来了生机,还让人心生欢喜,缓解了人们的忧虑,甚至可能触动了君王的心弦,使其感到欣慰。这一联升华了主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雨水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积极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