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涧水二首(其二)

涧边濯足时,脩途倦烦燠。

振策欲寻源,山空无往躅。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间小径,最终选择在涧边洗脚,以缓解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炎热。他振鞭欲探寻溪流源头,但发现山林空旷,没有留下任何足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诗中“涧边濯足时,脩途倦烦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洗脚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劳顿。这里的“脩途”不仅指出了道路的漫长,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振策欲寻源,山空无往躅”则表达了诗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以及面对空旷山林时的失落感。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自溪口买舟至顺昌示同行者

时燠倦长途,买舟至西郭。

烟波方渺然,坐此溪上阁。

子留且欢宴,我去成萧索。

同行不同调,此意谁与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宿筼筜铺

庭阴双树合,窗夕孤蝉吟。

盘礴解烦郁,超摇生道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倒水坑作

穷幽鲜外慕,殖志在丘园。

即此竟无得,空恨岁时迁。

川陆绵半载,烦燠当归缘。

憩此苍山曲,洗心闻涧泉。

形式: 五言律诗

夏日二首(其一)

夏景已逾半,林阴方澹然。

鸣蝉咽馀响,池荷竞华鲜。

抱痾守穷庐,释志趣幽禅。

即此穷日夕,宁为外务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