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钱纫蕙的《野望》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向东方郊野眺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偶向东郊望”,点出诗人不经意间的视线投向远方,暗示了一种闲适中的触动。接下来的“萧条物候非”则揭示了季节的变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伤和物是人非之感。
“云连山一色”描绘了秋日云雾缭绕,山峦与天际浑然一体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而“木落雁同飞”则通过落叶和南飞的大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和离别的情绪。
“岁月愁中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愁苦心境中度日如年的无奈。同时,“音书天末稀”则反映出诗人与外界联系的疏远,增添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感时情不极,惆怅返柴扉”直抒胸臆,诗人深感时事变迁,心中情绪难以言尽,只能带着深深的惆怅返回简朴的居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深沉而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