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
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
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
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诗托至公。
不详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可酬公。
深居处女静无妆,脱兔飞时势莫当。
已捷不须三舍避,便将战处入耕桑。
谩捐儋耳非长策,便戮先零亦少恩。
整了六师须禁暴,本朝元气要长存。
争先报国耻非夫,过后论功失故吾。
志士斗量贤士少,赤松游处智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