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甬江之上,沿途所见之山川美景。首句“甬江江头发清晓”,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清晨的甬江,一片宁静清新。接着,“四顾无如我舟早”一句,表达了诗人独享美景的自豪感。
“红树千行雁一声,两岸秋山入绵渺。”诗人以红树、雁声、秋山为背景,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红树与雁声相映成趣,秋山绵延不绝,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
“看山镇日开孤篷,转帆面面随樵风。”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缓缓前行,他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两岸的山色,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着风向的变化,小船也相应地调整方向,与自然界的风力和谐共舞。
“帆欹风急作鸱叫,顷刻已过山千重。”当风力增强时,船帆倾斜,发出类似鸱鸟的叫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声音形象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风力之大。片刻之间,船只已经穿越了千重山峦,展现出航行速度之快。
“一峰对面一峰隔,每见一峰浮一白。”随着船只继续前进,诗人不断见到新的山峰,每一座山峰都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浮一白”可能是指山峰在水面上投下的倒影,或是山峰在阳光下呈现出的白色光泽,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酒酣倒喝行云来,似有山灵谢颜色。”诗人饮酒后,心情愉悦,似乎能与天地万物沟通。他对着飘动的云彩大声呼唤,仿佛得到了山灵的回应,这种超脱世俗的体验令人向往。
“明朝还到海东头,青天一发见琉球。”次日清晨,诗人将再次到达海的东方尽头,远远望见琉球岛。这一句不仅预示了旅程的延续,也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此时回忆看山处,又似蹄涔薜棹游。”最后,诗人回想起这次舟行看山的经历,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水域,与自然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