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壮气谩如虹,回首都归含笑中。
群玉峰前好归路,可怜三十二秋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寂的《歌(其二)》中的四句。从艺术风格来看,王寂擅长用豪放雄浑的笔触描绘壮丽景象,同时也能在细腻中透露出淡淡的情感。
首句“当年壮气谩如虹”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英雄气概和不凡的抱负,宛如彩虹一般横空出世。"谩"字用得妙,将过去的自信与雄心形象化。
次句“回首都归含笑中”则转向反思,诗人在岁月流逝之后,回望往昔,而今朝却只剩淡然一笑,这种从豪放到淡定的情感转换,是诗词表达复杂心境的精彩之处。
第三句“群玉峰前好归路”中,“群玉峰”形象鲜明,描绘了一片美丽壮观的山峦,而“好归路”则透露出诗人对归乡之路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好”字,不仅指归路平坦,更蕴含了对家园深厚的情感。
末句“可怜三十二秋风”表达了一种生命流逝与时光无情的哀愁。诗人站在岁月的河流上,回望自己经历过的三十余个春秋,而这些年华如同一阵又一阵的秋风,让人感慨。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既有壮阔之气,又不乏深情。王寂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从青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不详
人间冉冉混尘埃,身后身前事莫猜。
早悟劳生皆是梦,当时悔向梦中来。
溅石韵寒泉,依稀言语处。
回头觉无人,又上前溪去。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山樵竹里居,略彴才堪渡。
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