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楼席上追和先辈陈刚中

风流杨水部,苦欲同登太白楼。

楼前一回首,四郊烟雾风飕飕。

白也生爱此,死后神应留。

鲁人往往闻啸咏,深宵水底号蛟虬。

金尊绿酒满,玉镜清光流。

起见仙人犹独酌,锦袍坐对高城秋。

仙人从来小天地,生既能乐死何愁。

区区力士辈,玩弄如沙鸥。

浩然之气永不灭,真与元气空中浮。

彼哉撼树真蜉蝣,只向仙人粗迹求。

仙人闻之不满一大笑,飘然跨鹤归宣州。

自言宣州亦旧游,避人议论莫若青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方豪所作,名为《太白楼席上追和先辈陈刚中》。诗中描绘了杨炯与李白的故事,以及在太白楼上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首句“风流杨水部,苦欲同登太白楼”,开篇即以杨炯对李白的仰慕之情引入主题,表达了两位文人的深厚友谊。接着,“楼前一回首,四郊烟雾风飕飕”描绘了太白楼前的景象,烟雾缭绕,风声呼啸,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白也生爱此,死后神应留”赞颂了李白对太白楼的喜爱,即使在他去世后,其精神仍能在此地留下痕迹。接下来的“鲁人往往闻啸咏,深宵水底号蛟虬”则通过民间传说,进一步渲染了太白楼的神奇与不凡。

“金尊绿酒满,玉镜清光流”描绘了宴会上的奢华与雅致,金杯盛满美酒,玉镜映照着清澈的光芒,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起见仙人犹独酌,锦袍坐对高城秋”则将场景转换为仙人独饮的画面,锦袍映衬着秋天的高城,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仙人从来小天地,生既能乐死何愁”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认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能找到快乐,体现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区区力士辈,玩弄如沙鸥”讽刺了那些追求权势的小人物,将他们比作随波逐流的沙鸥,形象生动。

“浩然之气永不灭,真与元气空中浮”强调了高尚情操的永恒价值,如同宇宙间最纯净的力量,永远存在。

“彼哉撼树真蜉蝣,只向仙人粗迹求”通过比喻,批评了那些只追求表面现象的人,指出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在于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后,“仙人闻之不满一大笑,飘然跨鹤归宣州”描绘了仙人对世间事物的豁达态度,以及他最终离开尘世的形象。

“自言宣州亦旧游,避人议论莫若青山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远离尘嚣的山丘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2)

方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冰玉篇赠徐子谦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

形式: 古风

赠写真孙木峰

洞庭客子天边来,木峰访我读书台。

平生百念尽销歇,惟有好画心未灰。

长松高卧南风清,幅巾氅服神思宁。

呼毫为写麋鹿相,儿童不识惊仙灵。

殷勤相送石溪渚,长揖分携无一语。

但索狂吟满意归,宁计黄金漫相许。

依然挽袂酌一斗,山月已照棠陵口。

重开画影笑相看,尽讶三人同酌酒。

形式: 古风

弃瓢图寄国英侍御

昔人弃国如弃瓢,山中独坐风萧萧。

今我耽书好种树,虎谷棠陵未寂寥。

我有知心在南海,壶公名药长自采。

安得羽化相飞攀,笑弄沧溟歌欸乃。

形式: 古风

幽居见雪呈学士董中峰座主

幽斋空锁类禅关,眷恋学士迥碧山。

仰观宿云酿成雪,倏忽纵横远近间。

随风须鬓惊素缕,窥牖落镜销朱颜。

茶铛净洗燃火急,酒价减涩当垆閒。

粗豪兴发卒难遏,浩歌席地藉草菅。

兔园持简未成召,陶谷滋味先援攀。

旋看篱落莓苔后,欲起遮护荒芜删。

衰柳向来弄玉箸,饥乌飞坠抛银环。

意者淩寒有仙骨,掩卧不觉月重弯。

顾我山阴汎棹客,驽马不惯泥涂悭。

明发太阳融释尽,扣衣函丈订愚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