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吕汉卿席上

晓来膏雨,报一犁丰信,几枝娇色。

岸草河沙明似镜,不到尘埃花陌。

急管繁弦,香车宝勒,正阻寻春客。

东风特起,半空微露晴碧。

何况主意深勤,冰清才藻,玉润真圭璧。

翠麓华堂横枕水,波底斜阳红湿。

莲社风流,桃溪标致,便觉凡心息。

玉尊倾尽,笑中归步钩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清晨的甘霖滋润着大地,预示着丰收的一年,几朵娇艳的花朵点缀其中。
岸边的草和河滩的沙子在阳光下明亮如镜,远离尘世的喧嚣,只有花儿盛开的地方。
急促的笛声和繁复的琴音,华丽的马车和装饰精美的车轮,都阻碍了寻找春天的人们。
东风忽然吹起,半空中显露出一片晴朗的碧蓝。
更何况主人的心意深厚,才华出众,如同美玉般纯洁无瑕。
翠绿的山麓与华美的厅堂临水而建,水中夕阳映照,泛着红色的光晕。
莲花社的风雅,桃花溪的美景,让人顿感俗世烦恼消散。
举杯尽欢,笑着归来,月影如钩挂在天边。

注释

膏雨:清晨的甘霖。
犁:农具,这里指耕田。
娇色:娇艳的色彩。
尘埃花陌:尘土飞扬的街道,与上文的宁静形成对比。
急管繁弦:形容音乐繁复热闹。
香车宝勒:香气四溢的华丽车辆。
寻春客:寻找春天景色的游人。
冰清才藻:形容人品高洁,才华出众。
玉润真圭璧:比喻人的品质纯洁如玉,珍贵无比。
翠麓华堂:翠绿的山麓下的豪华厅堂。
波底斜阳:水中倒映的夕阳。
莲社风流:指莲花社的文人雅事。
桃溪标致:桃花溪的美丽景色。
玉尊:玉制酒杯。
钩月:弯月如钩,形容月夜景色。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一》是赵善括的作品,描绘了清晨雨后的情景和宴席上的雅致氛围。"晓来膏雨",诗人以早晨的甘霖开篇,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几枝娇色"则点出花朵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接下来,词人通过"岸草河沙明似镜",形象地描绘出雨后洁净明亮的景色,与尘世喧嚣形成对比,"不到尘埃花陌"表达了对清静之地的向往。

"急管繁弦,香车宝勒"描绘了热闹的宴席,但"正阻寻春客"又暗示了春光美景被暂时隔绝。东风适时吹来,带来了晴朗的气息,"半空微露晴碧"给人以清新之感。词人的赞美之情转向了主人的才华,"冰清才藻,玉润真圭璧",比喻主人如美玉般高洁,才情出众。

"翠麓华堂横枕水"进一步描绘了华美的环境,"波底斜阳红湿"则渲染出温馨而宁静的画面。词人赞赏主人的风度和品格,认为其足以让人忘却世俗之心,"莲社风流,桃溪标致"借典故赞美其超凡脱俗。最后,词人以"玉尊倾尽,笑中归步钩月"收尾,表达对宴席的尽兴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主人风采、歌颂自然之美与宴席欢乐的佳作。

收录诗词(131)

赵善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扬辉璧月,照层台缥缈,蓬莱云气。

玉宇清明仙语近,多少怨红愁翠。

问我殷勤,几年尘土,依旧高标致。

广寒别后,与谁曾共幽会。

一日失脚人间,十常八九,底事如人意。

狗苟蝇营真可笑,何乃比余于是。

风月佳时,江山好处,无复怀愁悴。

倚栏舒啸,六经时自心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

江南到处,被波光云影,留人行色。

昔我来时春正好,舞絮□飞南陌。

今日登临,读书斋上,重作凭栏客。

清溪縠细,夜来微涨新碧。

两岸蘸水浓阴,断虹横障,一带连环璧。

林外青山千万叠,雨歇半空犹湿。

已倩双鳞,更须灵鹊,先报归消息。

归来征袖,尽携千里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柳梢青.用万元亨送冠之韵

愁别欣逢。人间离合,自古难同。

写就茶经,注成花谱,何事西东。一尊良夜匆匆。

怎忍见、轻帆短篷。汉水无情,楚云有意,目断飞鸿。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贺新郎.瑞香

绛雪堆云绿。倚朱栏、鸾飞凤舞,乱红如簇。

宫锦海沈肌理秀,极目明霞孤鹜。

对翠袖、天寒修竹。

轻露有情添泪眼,粲精神、娇醉薰华屋。

然宝篆,散清馥。江南到处多兰菊。

更海棠、贪睡未醒,漫山粗俗。

欲品此花为第一,真色生香俱足。

又只怕、惊人凡目。

把酒对花频管领,怕狂风骤雨难拘束。

拾碎玉,泛醽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