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听到朝廷中君臣的庆贺之声,整个城市仿佛因为节日的喜庆而明亮如白昼,街道上热闹非凡。诗人联想到普贤菩萨的清净世界,想象着自己或许会收到皇帝的手诏,那封文书应该会盖有代表皇家权威的紫色印泥。整首诗通过宫廷庆典的场景,寓含了对圣明统治和佛教精神的敬仰,体现了宋代禅僧智愚的诗风。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岸青山浸碧流。
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神出鬼没,接响承虚。这一火络,邪法难扶。
互将鱼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
穆穆丛林见老成,江湖约我复同盟。
鳄乡未话腥风起,春雪初消好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