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过孺人挽词(其一)》。诗中通过追忆与故人的交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品德、才学的高度赞扬。
首联“扁舟昔访戴逵居,早识奇儿骨相殊”描绘了诗人过去访问友人时的情景,以“奇儿”形容友人的非凡之处,暗示友人不仅在相貌上与众不同,在内在品质和才华上也超群出众。
颔联“不是剡溪能蕴秀,祇应蚌腹解生珠”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从剡溪中蕴育出的明珠,或是蚌腹中孕育的珍珠,强调其才华横溢,非同凡响。
颈联“家从机断知为学,身自鸡鸣起奉姑”赞美友人在学问上的勤奋和孝顺。通过“机断”和“鸡鸣”这两个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友人学习时的专注与孝敬长辈的美德。
尾联“儒术登科有犹子,大书遗懿照龟趺”点明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还培养出了优秀的后代,其德行和学问如同铭刻在龟趺上的大字,永远流传,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回忆,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