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山人寄吟卷歌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

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

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

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

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

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

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

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

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

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

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

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祝允明的《答孙山人寄吟卷歌》以秋景起兴,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孙山人寄来的诗卷后的复杂情感。"秋风落叶露为霜",展现了季节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美人去我天一方",暗指友人的远离,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朔雁翔南去,鱼书难寄",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通信的困难,流露出对彼此音讯的渴望。接下来,诗人通过"尺素"、"芙蓉"、"金丹"、"宝剑"等意象,寓言性地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仙韶清都乐,人间舞群兽",将友人的诗卷比作清都仙界的音乐,赞美其艺术价值。"吴王台"和"秦川月"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越使来书"象征着意外的惊喜,但也引出对友人信中内容的猜测和期待。

最后,诗人感叹时代变迁,李白、鲍照的风华已逝,而他们的精神犹在,"霞为衣兮月为泽",愿以霞月之光照亮友人心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祝允明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送徐先辈

吴王城中三月春,吴王城外送行人。

飞花乱扑长江去,条风东来布帆举。

将留欲舍心趣多,难行难止柰君何。

形式: 古风

招凤辞送弹琴杨三游金陵

玄桐挂朱丝,碧轸黄金徽,独抱登高台。

坐石上,时一挥,清商不如清角悲。

凤来归,凤来归,高台红日丽秋晖。

秋晖欲落兮,凤来不来。

形式: 古风

任月山九马图歌

古人颂马自鲁駉,杜诗尤胜伯乐经。

近代画马称曹韩,后来独数李龙眠。

世无神手有神马,眼底谁能分造化。

邹阳示我轴有咫,惊绝纵横电光起。

定观始识任都水,马后金声出吴李。

房星九点光殷殷,天文地类相斓斑。

龙媒无种世亦产,何必置牝宛代间。

于今不乏十二闲,如此久堕文书寰。

前年禦戎急刍骑,何不引此踏贺兰。

呜呼九骏安得归龙班,一匹可以当三千。

吾言亦能道塞渊,尔尚伏枥吾何言。

形式: 古风

俞汉远云山图

洞庭之南潇湘西,湿云从龙凝不飞。

九疑纵横不可辨,二女望断重华归。

山河茫茫都一暝,仙宫隐入层霄迥。

水浒浑迷行路踪,云端忽露青枫顶。

披图亦觉乱心曲,嗟尔良工意何局。

人间晴雨相倚伏,秪在君手一翻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