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静宜樵隐度"表明诗人选择了一处安静宜人的地方作为隐居之所,而"远与车马隔"则强调这处隐逸之地与尘世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既象征着心灵上的脱离,也可能是物理上的隔绝。
"有时行药来"透露出诗人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时候会采集草药以备不时之需。这里的"行药"也许暗示了诗人的淡泊名利,更多地关注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统一。
"喜遇归山客"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之情。当有归隐之士来到山中时,诗人感到欣慰,因为这不仅是对他隐逸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同,也可能意味着可以与之交流心得,分享山野之间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四句话构筑了一幅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
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
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