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叔祖生日

当途老稚遮不住,京口屯云饥待哺。

平生四海庙廊姿,八处蕃宣俱暇豫。

绍兴元勋如日悬,承家有人光后先。

骥行万里要老大,天公已与青松年。

愚孙穷好秪林薮,日汲菊潭清酿酒。

欲往寿翁道阻修,遥问长江借升斗。

人间乐事唯逍遥,蓬莱方丈非迢迢。

诗成唤鹤衔将去,认取南阳卧龙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无论老少都挡不住路,京口聚集乌云饥饿待救济。
他一生志向在朝廷,八个地方任职都轻松愉快。
绍兴的功臣如同日挂中天,继承家族的人光照先人。
千里马行万里路,天意赋予它长寿的岁月。
我这愚孙虽贫寒,只爱山林采菊酿美酒。
想拜访寿星路途遥远,只能向长江借点米酒。
人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自由自在,蓬莱仙境并非遥不可及。
诗写完后唤鹤来带走,寻找那卧龙之地南阳。

注释

遮不住:阻挡不住。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蕃宣:指朝廷的职务。
暇豫:闲适快乐。
元勋:大功臣。
青松年:长寿的象征。
秪林薮:深山密林。
菊潭:有菊花的水潭。
寿翁:长寿的老人。
蓬莱方丈:神话中的仙岛。
唤鹤:召唤仙鹤。
南阳:古地名,今河南南阳,诸葛亮曾隐居于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寿星老人的崇敬与庆贺之情。开篇便以“当途老稚遮不住,京口屯云饥待哺”表达路人们都在等待着寿星老人,也暗示了寿星老人将要到来的盛况。

接着,“平生四海庙廊姿,八处蕃宣俱暇豫”两句,写出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对寿星老人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四海”、“八处”皆为夸张之辞,表明了诗人对寿星老人生平事迹的敬仰,以及对其德行广被传颂的肯定。

“绍兴元勋如日悬,承家有人光后先”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赞美寿星老人的功绩和家族的荣耀。这里的“绍兴元勋”应指某种功业或荣誉,而“承家有人光后先”则表明这一切都是由于有德行之人在家族中传承光大。

“骥行万里要老大,天公已与青松年”一句,则是借助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寿星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这里的“骥行万里”比喻壮年之力,而“天公已与青松年”则将寿星老人的长寿比作自然界中常绿的青松,表达了诗人对其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

“愚孙穷好秪林薮,日汲菊潭清酿酒”两句,写出了诗人自己在山林间隐居、品酒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宁静淡泊的心态。

“欲往寿翁道阻修,遥问长江借升斗”一句,则表现了诗人想要亲自前往寿星老人处祝寿,但因道路不通,只能远远地询问长江水位,以此作为借酒杯的比喻,表达了对寿星老人的深厚情感。

“人间乐事唯逍遥,蓬莱方丈非迢迢”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赞美了人生中最大的乐事即是逍遥自在,而不是追求世俗的名利。此处“蓬莱方丈”则象征着仙境般的清净与超脱。

最后,“诗成唤鹤衔将去,认取南阳卧龙处”一句,则是诗人在完成了这首诗后,将其托付给鹤鸟带走,而“认取南阳卧龙处”则表明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乃是在自然界中寻找那如同仙境般的宁静与安详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星老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崇尚德高望重者的情感,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多处使用了夸张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洋溢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南湖

胸中诗本悭,天教专一壑。

万景休坌来,老夫重然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南湖二亭落成各书长句一首(其二)渔乡

不负从今浦浦风,柳阴方称系疏篷。

窗前细雨摊鱼网,壁上斜阳晒钓筒。

肯厌邻僧频见过,有来窠燕亦相容。

甘心到老无人采,莫比当年渭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六)

不因他处食无鱼,来慰先生索寞居。

走笔赠诗君莫笑,从游此是最相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五)

十五年前过扬子,尔辈出没波涛中。

争知今日得共住,急唤酒来浇晚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