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瘿公

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露更苍。

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过去的诗歌创作本就平常,如今回望却令人感伤。
十年间在郡斋相会之地,那时的几竿竹子现已成行。
年老时遇到国家动乱,你早早离开,到了秋天,露水更显凄凉。
别提一生中济世救民的愿望,只因文字微薄,恐怕也会遭流亡。

注释

畴昔:过去。
寻常:平常。
今日:现在。
辄:就。
伤:感伤。
十载:十年。
郡斋:郡守官署。
相过:相互拜访。
已:已经。
成行:成排。
老逢:年老时遇到。
国乱:国家动乱。
君先免:你先离去。
溘至:突然到。
秋分:秋季的一半,指秋季。
露更苍:露水更显得苍白。
平生:一生。
康济:济世救民。
愿:愿望。
区区:微小。
文字:文字工作。
恐:恐怕。
流亡:流离失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悼念友人之作,题目为《哭瘿公》。诗人以寻常的论诗话题开头,却在回忆中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他感叹十年间与友人常在郡斋相聚,而今回望,那些曾共赏的数竿檐竹已郁郁成行,象征着时光荏苒和人事变迁。

诗人感慨自己老去,正值国家动荡之际,友人却先一步离世,仿佛秋分时节的露水更为凄凉。他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悲痛,以及对自己平生未能实现济世愿望的遗憾。最后,他担忧自己的文字可能因时局动荡而流散,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衰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

僚旧姓名多健忘,家人长短总佯聋。

一窗煖日棋声里,四壁寒灯药气中。

晚景只消如此过,不堪拈出教儿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早衰不寐

官事拘挛似力田,作劳归晚意茫然。

按摩合体俱非我,展转通宵似远年。

一叟披衣惟兀坐,群儿得枕便佳眠。

人生元是华胥客,休向迷涂更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有会而作

拙是天资懒是真,本来何用戒香薰。

强阳气尽冥恩怨,杜德机深泯见闻。

念动即时漂鬼国,心空随处走魔军。

室中已自空诸有,休负天机与地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有怀石湖旧隐

浩荡沙鸥久倦飞,摧颓枥马不胜鞿。

官中风月常虚度,梦里关山或暂归。

橘社十年霜欲饱,鲈江一雨水应肥。

冷云著地塘蒲晚,谁为披蓑煖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