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曾相识此扁舟,江黑云低对戍楼。
象帝祠前秋似叶,伏波山下月如钩。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题彭然石舠壁》。诗中,诗人以扁舟为载体,描绘了一幅江边夜色的画面。他回忆起曾经在这艘小船上与旧识共度的时光,江面乌云低垂,仿佛与戍楼相接,营造出一种压抑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象帝祠,秋意浓厚,景色如同落叶一般萧瑟;而近处的伏波山下,月光如弯钩,更增添了几分孤寂和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鸡声残月夜如何,水级危轮又一过。
扯断藕丝无住处,弥天元不罥修罗。
雨轻偶破山云出,花浅时闻小径香。
总是村烟开不彻,尽教无月也昏黄。
晚香消尽寒香接,无日无花不早开。
莫倚文殊能问病,现身天女出檐来。
江南塞北总阑珊,幽谷嫣然一破颜。
无数明玑垂屋角,牵萝何必卖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