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欧公昔贬官夷陵,少年意气殊飞腾。
上书偶触司谏怒,一击不中鞲脱鹰。
携持此研随行箧,五鹿折角犹藏棱。
摩挲廿载历禁近,直学都尉衔条冰。
传闻南唐初置监,山骨錾凿深渊凭。
苍龙抉爪泄地脉,牛后讵辱端溪憎。
玉蟾蜍滴易水墨,澄心堂纸欺霜缯。
淋漓墨沈日千幅,想见建业文房登。
侍郎耽书更嗜古,宝研每出夸良朋。
细书藏锋蛰秋蚓,草诀掣笔蟠寒藤。
凤池曲水即此是,千秋羲献薪传镫。
徵题墨本逮下走,窃羡仙舟附李膺。
这首清代金士松的《南唐官研歌》是一首赞美古代砚台的诗,以欧阳修被贬夷陵时携带的砚台为引子,展现了砚台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诗人通过欧公的故事,描绘了砚台的来历,暗示其历经磨砺,如同欧公少年时的意气风发。砚台的精致工艺和材质(如端溪石)被赞美,与南唐监制的砚台相提并论,强调其艺术性和历史地位。
“玉蟾蜍滴易水墨”形象地描述了砚台的润泽,而“澄心堂纸欺霜缯”则形容书写时的流畅。诗人称颂主人侍郎对书法的热爱和对古物的珍视,他的书法技艺高超,作品众多。最后,将书法艺术与历史传承联系起来,将侍郎的墨宝视为连接古代大师(如羲之、献之)的桥梁,表达了对墨宝的敬仰和对文化的推崇。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是对砚台的细致描绘,也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不详
云亭七十纪空传,方士祠官溯汉年。
玉塞才闻来苑马,珠江早报下楼船。
景光夜气烧金鼎,平准秋毫殖货钱。
至竟轮台见英武,富民封后不开边。
幕卷黄云透角声,沙移斜日上空旌。
可怜白草多情绪,偏向征魂骨里生。
云挠金距新苍鹘,草耎琼丝老白騧。
春意只今无远近,玉门轻发数枝花。
杰阁危甍架紫烟,探奇谁向泬寥天。
也知说梦还成梦,可许求仙便得仙。
国到华胥终杳渺,事如蕉鹿亦因缘。
多生为问情何著,辛苦春蚕欲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