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宵

何补饥寒计,椠铅宵更忙。

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

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寒宵》,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寒冷的冬夜,忙碌于书籍之间的情景,反映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对时光的珍惜。

首句“何补饥寒计”,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无奈与反思,似乎在说,无论多么努力,似乎都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问题,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椠铅宵更忙”一句,点明了诗人夜晚仍在勤奋读书,以铅笔在书页上勾勒、批注,表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热爱,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放弃学习。

“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逐渐理解了人生的真谛,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描绘了一幅冬夜的凄美景象,霜重而夜深,月光斜照在树林边缘,一片昏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呼应。

“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则表达了诗人等待天明时的期待,虽然时间还早,但已能读完一卷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同时,“清漏未渠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雪风

雪风刁调吹破篱,吾独穷困于此时。

天寒拥卷作跏坐,日暮向人赊夕炊。

菜摘蚕豆上中叶,樵分鹊巢高下枝。

穷生百巧却自笑,看尔更计明朝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柏容论画

痴翁造化才,天马不受络。

手补乾坤缺,山水有全著。

拙我何敢望,兴至时间作。

常思有事业,而暇谋此乐。

哲兄亦多好,见弹求鴳雀。

生平傥得闲,消遣殊不恶。

但闻识者说,此事无死缚。

须得心目间,苍莽露厓崿。

下笔逐所见,兔走兼鹘落。

意境会其全,形似在所略。

必执谱论求,一锢反难药。

君家列高架,古墨未萧索。

苟能得残剩,巳足自挥霍。

嗟嗟语徒然,吾意殊菲薄。

劝群写无逸,他时献謇谔。

会有曹将军,貌群淩烟阁。

不然谢幼舆,亦当置丘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五日雨中与同人钓溪上

心想就澄澹,老去方自兹。

为乐爱佳节,欢涂多所怀。

来日岂不给,过此情已违。

亦复惜无因,废时又可哀。

天与一日閒,重以数子谐。

霏微息还作,榴花红缀枝。

入林苦黏屦,纵饮徒沈迷。

门前即溪上,笠钓意亦宜。

得鱼非我必,藉摅山水期。

雨细容小住,甚便收筒回。

形式: 古风

睡起

一觉依然眠后我,百年休忆错来棋。

可怜半日模糊过,更补斜阳悔片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