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罗将军死难诗》由明代诗人冯伯禋所作,通过对罗将军英勇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其忠诚与牺牲精神。诗中描绘了罗将军在敌军攻势下坚守阵地,直至力竭身死的悲壮场景。
首句“斗大孤屯是敌冲”,形象地描绘了罗将军所守之地的险峻与孤立,暗示了敌军的猛烈进攻。接着,“虎旗飞渡白山峰”一句,以“虎旗”象征敌军的凶猛,而“飞渡白山峰”则表现了敌军攻势的迅速与猛烈。
“横尸万计名犹壮,坚壁三辰救不逢”两句,通过对比敌我双方的伤亡情况,强调了罗将军及其士兵的英勇无畏。即使面对敌众我寡、救援无望的困境,他们依然坚守阵地,誓死抵抗。
“力尽忠心随白刃,时危枯骨抱青松”进一步刻画了罗将军及其士兵的忠诚与坚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以身殉国,展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将“枯骨”与“青松”相对比,寓意着虽然生命消逝,但忠诚与勇气如同青松般永存。
最后,“只今义勇曾闻几,幕府须教上实封”表达了对罗将军及其士兵英勇行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呼吁后世铭记他们的功绩,给予应有的荣誉和表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不仅歌颂了罗将军的英勇牺牲,也传递了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