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中读书次第

紫阳礼编甫尽卷,亟偿通典平生愿。

增损温公鉴目成,要把二岩书贯穿。

夜灯览彻六一文,眉山钜集思重见。

七书卷帙二千馀,加我三年当阅遍。

尔来两目渐眵昏,一一手钞宁敢倦。

固知衰颓力不胜,其奈嗜好顽难变。

又恐贪多或溺心,闭閤时烧香一篆。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阳先生的礼编刚刚完成,我急于实现查阅通典一生的愿望。
增加和减少的内容,使温公的鉴赏眼光得以完善,我渴望掌握紫阳、二岩的所有著作。
夜晚在灯下仔细阅读六一居士的文章,再次感受到眉山大部头作品的深沉魅力。
总计有两千多卷的书籍,如果我用三年时间,应当能全部读完。
近年来视力逐渐模糊,但我亲手抄录书籍的决心从不疲倦。
我深知衰老的身体难以承受,但对书籍的热爱难以改变。
又怕贪多嚼不烂,只好关上门,点上一柱香,静心阅读。

注释

紫阳:指紫阳真人,道教人物,这里代指作者的著作。
亟:急切。
偿:实现。
温公:指司马光,北宋史学家。
鉴目:鉴赏眼光。
贯穿:全面掌握。
六一文: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他的文章。
眉山:指苏轼,眉山人,有《眉山巨集》。
重见:再次体验。
七书:泛指众多书籍。
卷帙:卷数。
阅遍:全部阅读。
眵昏:视力模糊。
钞:抄写。
宁:岂,哪里。
固知:深知。
衰颓:衰老无力。
嗜好:爱好。
溺心:过度沉迷。
閤:门。
篆:香篆,点燃的香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斯得在闲暇时光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的情景。他完成了紫阳礼编的研读,紧接着便致力于通典,以实现一生的学术追求。他对温公的著作进行了增删修订,目标是深入理解并贯穿二岩的书籍。夜晚,他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研读欧阳修(六一居士)的文章,同时回忆起眉山巨著带给他的思考。他计划花费三年时间阅读七书的两千多卷内容,尽管视力衰退,仍坚持亲手抄录,不敢稍有懈怠。

诗人深知自己精力衰退,难以承受如此繁重的阅读,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使他无法抵挡这种嗜好。他担心过度贪婪阅读会让自己沉迷其中,因此在闭门苦读时,还会焚香静心,保持一份虔诚的态度。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鸡祸诗

君不见西汉初,永光年,当时鸡变祸连延。

冠距名将尊已成,坐令戚里倾中天。

那知千五百年后,咸淳之岁为续弦。

黑鸡两翅生五距,食辄伤人万口传。

家鸡尽缚向市卖,美味不敢登盘筵。

皆云黑鸡乃癸酉,十二相属符昭然。

生不于他独于翅,盖言羽翼爪距全。

我欲攀龙报天公,无路可到明光宫。

安得尸乡祝鸡翁,为我用术禳其凶。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免使真人白水还飞龙。

形式: 古风

龟溪即事五首(其五)

曩从太史氏,论次金匮书。

龙兴渡江后,麟止今皇初。

微辞记当时,只字宁敢虚。

彼阿者谁子,顾欲私毁誉。

阳秋记慕容,史记名山储。

二子亦过计,人心焉可诬。

形式: 古风

龟溪即事五首(其四)

二疏仕汉庭,才术相颉䀪。

并传已云宠,同归更辉光。

蹇予与季父,珷玞而琳琅。

不才自宜汰,显斥庸何伤。

处我嫌疑间,斯义安所当。

潜圣讥邻醯,焉廋渠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龟溪即事五首(其三)

王庭陟俊茂,三年虱其间。

愚忠竟何补,积咎成丘山。

愧彼海上沤,临机鴥其翻。

昭□□□□,嗟嗟亦胡颜。

汝今尚无觉,复倚荣辱关。晨门独何人,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