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一)华亭访鹤

元氛洒烟色,天水昼不绿。

但听秋林鸦,啼雨乱荒谷。

清响何阒寥,影蜕仙禽遥。

云黯失灵态,松颓无古巢。

二陆骨已朽,寿世空微名。

琴梦不可招,月白霜华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命的寂寥。

首句“元氛洒烟色,天水昼不绿”以“元氛”开篇,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天水昼不绿”则点明了画面的色调,似乎在白天里,天与水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彩。这样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但听秋林鸦,啼雨乱荒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林中的乌鸦啼叫,雨声杂乱,山谷显得更加荒凉。乌鸦的啼叫声,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凄凉的音乐,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清响何阒寥,影蜕仙禽遥”中,“清响”指的是乌鸦的啼叫声,以及雨滴落在水面上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阒寥”则形容了山谷的空旷和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在诉说着孤独。而“影蜕仙禽遥”则暗示着仙禽(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鹤)的影子已经远去,只留下空虚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感和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云黯失灵态,松颓无古巢”两句,云彩失去了往日的灵动,松树也失去了古老的巢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云彩的黯淡、松树的颓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发人们对时间无情的思考。

最后,“二陆骨已朽,寿世空微名”将话题转向历史人物,提到古代两位著名的文人陆机和陆云(合称“二陆”),他们的才华和名声虽在当时显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名声。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琴梦不可招,月白霜华青”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弹奏出美妙的琴声也无法唤回逝去的美好,只有月光下的霜花依旧洁白,象征着时间虽然无情,但某些美好的事物依然能够留存于世。这一句充满了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刻思考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二)青溪棹月

掩篷月在水,开篷月在船。

人影在明漪,月影相回旋。

上溪杨柳青,下溪荻芦翠。

云扫天河晶,风筛露叶碎。

款款木兰桡,摇摇随凫鸥。

长空藩孤篴,隐隐城上楼。

形式: 古风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三)海角骑驴

罱土如铁沙,卤白上浮雪。

暗气生鱼腥,咫径海衔齧。

龙云吐华盖,未瞬布千里。

风急雨喧箭,潮阵压山起。策蹇相逡巡,?居谁闵伤?

犹是宇下人,白日被堂堂。

形式: 古风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四)望亭送别

长江千里帆,去日一杯酒。

泪短酒同尽,心黯若秋柳。

近知发早白,不如柳还青。

惊秋尚有雁,岁岁一南征。

北雁几南征,南人迟北返。

落叶吹望亭,夕阳满芜坂。

形式: 古风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五)申浦扬帆

黄浦支具区,其尾泄海门。

银光走蜿蜒,风纳潮为吞。

早潮山汹翠,夜潮月翻雪。

凌虚槎在天,截岸地无岊。

凭舷决遐眦,秋色万青了。

九峰划破碎,烟影瞥江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