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五言绝句《一身》。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历经社会动荡和战乱之后,在一个相对安宁的地方找到一丝喘息之机的心情。首句“一身经丧乱”,直接点出诗人的经历,透露出对过去苦难的回忆;“此地获偷安”则写出当前暂时的平静,但“偷安”二字又暗示着内心的不安与不踏实。
接下来的两句“羽檄今朝急,征鼙几夜寒”,通过“羽檄”(紧急军事文书)和“征鼙”(出征的鼓声)描绘出战争的紧迫气氛,即使身处安宁之地,诗人仍能感受到战事的威胁,夜晚的寒冷似乎也因战鼓声而显得更加凄凉。
“远峰明或近,新月淡如残”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山峰在月光下时隐时现,新月如残,象征着诗人内心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虽有樽中酒,离怀不自宽”以饮酒来试图排解离愁,然而即使有酒,也无法真正宽慰那因战乱分离而产生的深深忧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动荡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