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其一)

寒冬何处不消魂,惆怅僧廊独掩门。

浊酒岂能浇客恨,空教阴雨泣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梁宪的《遣闷(其一)》描绘了一幅冬日寒风中僧廊独闭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闷与无奈。

首句“寒冬何处不消魂”,以“消魂”二字开篇,直接点出冬日的寒冷不仅给人身体上的寒冷感,更在心灵上引发深深的哀愁与感慨。寒冬似乎成了愁绪的载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人无法逃避。

次句“惆怅僧廊独掩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郁的情绪。僧廊,本是修行之地,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惆怅。独自一人关闭的门,既是对外界的隔绝,也是内心世界的一道屏障,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自我封闭。

第三句“浊酒岂能浇客恨”,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借酒消愁这一传统方式的怀疑。在诗人看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借酒浇愁也并不能真正解决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反而可能加剧了孤独和忧伤。

最后一句“空教阴雨泣黄昏”,以阴雨连绵的天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助。黄昏时分,光线渐暗,仿佛是诗人情绪低落的写照。阴雨的哭泣,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强调了愁绪的深沉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愁闷与无力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53)

梁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闷(其二)

长江望断水迢迢,独立江头待暮潮。

潮去潮来殊不远,美人犹隔在青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遣闷(其三)

曾向花前几度逢,可堪憔悴对芙蓉。

虽然销断阳台梦,不禁霜天子夜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遣闷(其四)

戏把朱砂种白莲,花如碧玉藕如船。

无因破藕丝成血,怨入春风寄杜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遣闷(其五)

谁道仙源去莫从,溪桥咫尺水溶溶。

分明月下同携手,似隔琼楼十二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