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显谟的《山房同端白迟兰公不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居画面。首句“林下掩荆扉”,写出了山居者隐逸的生活状态,门扉半掩,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避世的气息。接着,“白日忽已暝”暗示时光匆匆,白天转瞬即逝,引人遐想。
“松风阴壑生,淅沥寒秋听”两句,通过松风在山谷中吹过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意,诗人似乎能听见风声穿过树林,带来寒意。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亲近。
“相对淡忘言,诗成禅侣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他们无需多言,仅以诗篇交流,仿佛已经达到了心照不宣的禅定境界。最后,“期子不我来,寂寂孤云径”表达了诗人期待朋友来访却未至的落寞,孤独的云径映衬出他的期待和失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孤寂,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