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同端白迟兰公不至

林下掩荆扉,白日忽已暝。

松风阴壑生,淅沥寒秋听。

相对淡忘言,诗成禅侣定。

期子不我来,寂寂孤云径。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显谟的《山房同端白迟兰公不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居画面。首句“林下掩荆扉”,写出了山居者隐逸的生活状态,门扉半掩,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避世的气息。接着,“白日忽已暝”暗示时光匆匆,白天转瞬即逝,引人遐想。

“松风阴壑生,淅沥寒秋听”两句,通过松风在山谷中吹过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意,诗人似乎能听见风声穿过树林,带来寒意。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亲近。

“相对淡忘言,诗成禅侣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他们无需多言,仅以诗篇交流,仿佛已经达到了心照不宣的禅定境界。最后,“期子不我来,寂寂孤云径”表达了诗人期待朋友来访却未至的落寞,孤独的云径映衬出他的期待和失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孤寂,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2)

显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陆长卿

为别亦何易,山山尽是秋。

曾期过一夜,不见到孤舟。

风劲叶离树,月寒人在楼。

所思湖水阔,清梦得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梦故友程风衣

春雨何淅淅,春云更沉沉。

程君已隔世,宵梦来相寻。

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风月皆吾友。

从前胶扰海天空,只是泉台无美酒。

斜阳烟柳门前溪,欲别不别重牵衣。

寄语淮阴小儿女,我今野鹤同翻飞。

形式: 古风

友人枉过开化寺

青眼多情客,携朋问暮秋。

人同山共瘦,时与水俱流。

黄叶迷村路,清风满寺楼。

荒凉郊外景,肯向锦囊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

春浦风生柳岸斜,好山何处著人家。

白云遮断桥西路,不许渔郎问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