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于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勉学者》,他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学者沉浸于书海中的情景。"绕座群书如累玉"形象地写出书籍堆积如山,犹如美玉环绕,显示出学者的勤奋和藏书的丰富。"夜灯忘睡昼忘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态度。
诗中,作者鼓励学者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文章须用圣贤断",意味着写作应以圣贤的道德为准则,表达出对学术品德的重视。"议论要通今古疑"则倡导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要有广阔的视野,既能通晓古今,又能解答疑惑。
接着,诗人借孟子和荀卿的事例,指出即使在儒家学说中有如孟子主张仁义的理想社会,也有如荀卿这样的学者能成为帝王的老师,暗示学者应有宏大的理想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太平歧路安于掌"寓意在太平盛世,学者的道路虽然众多,但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如同驾驭骏马般跨越万里,追求学问的极致。整首诗寓教于乐,激励学者们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
不详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渐少尘沙眼渐开,骎骎归骑不须催。
春风自过燕山好,寒色还从易水回。
归雁却飞天北去,白云应傍日边来。
行行上苑花如缀,共献君王万寿杯。
丰城宝剑忽飞去,玉匣灵踪自此无。
天外已空丹凤穴,世间还得二龙驹。
百年飘忽古无奈,万事凋零今已殊。
惆怅西州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草湿烟村暴雨晴,踏沙闲信马蹄行。
客心到处不称意,春色向人如有情。
野外一双新燕去,丛间三数小花明。
松溪渔老应相笑,十载尘埃竞姓名。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
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
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
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