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芦花飞絮。閒着江潮不去。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且住。且住。
又恐雪花点树。
这首清代徐釚的《如梦令·客愁》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归的画面。"昨夜芦花飞絮",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风中芦苇飘絮的凄美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离愁。"閒着江潮不去",江潮似乎也懂得诗人的愁绪,静静地陪伴着他,不愿消退,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诗人期盼在梦中寻找家乡的温暖,泪水如同红棉般绵密,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法排解的哀伤。"且住。且住",诗人试图留住这份梦境,但又担心"雪花点树",冬的到来会让他眼前的景色更加凄冷,如同心头的寒意,加重了客居他乡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不详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梵字阑干银屈戌,锦瑟欢逢。弹破春风。
都在花香鬓影中。帘前鹊脑烟初散,惜别匆匆。
翩若惊鸿。顿隔屏山路几重。
绿熊小簟红蕤枕,春笋亲携。月照窗西。
半晌微闻笑语低。惺忪睡怯兰缸灭,又被荒鸡。
惊醒双栖。恼煞霜天哑哑啼。
双文两小心情减,往事休论。月晕灯昏。
记得柔奴污酒痕。谁家玉笛琼楼下,吹断香魂。
一缕温存。也算东君一度恩。
酒阑便忆年时事,彻夜欢娱。锦幕芳襦。
销得春风一斛珠。而今零落谁知道,梦见罗敷。
帐冷衾孤。燕子雕梁到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