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一)

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

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

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

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雪公和尚在初冬时节一同游历千顶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

首联“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以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菊花未开,却已预示着秋意渐浓,引出下文对旅程的描述。

颔联“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生动地刻画了两人相遇的情景。诗人独自先行,渡过溪水,站在马旁等待;而雪公和尚则迎风而来,帽子被风吹动。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两人的不同性格,也体现了旅程中偶遇的惊喜与和谐。

颈联“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描绘了两人在旷野中相遇后,询问对方姓名的情景,随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起投宿寺庙,举杯畅饮的画面。这既表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友好,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

尾联“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点明这是旅程的第一天,钟声与佛火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旅行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也是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修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行中的自然美景、人物互动以及内心的感悟,充满了诗意与禅意,是一首富有意境的游记诗。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二)

过桥即是辽阳郭,郭外行过泪已潸。

一郡嗷嗷鸿乍集,千年杳杳鹤无还。

才看老女孤坟草,又上前王驻跸山。

我倦欲眠依旧土,嶙峋石壁任孤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三)

望见叠峰刚八里,到来门径各鲜新。

不因此地禅居壮,那识长边古佛尊。

蓄瓜欲比蘋婆味,见树还生桃子津。

夜半犬声何足怪,山中魑魅亦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四)

经过七里泉声热,欲洗袈裟未有尘。

前者何曾是山水,从兹无所不精神。

松阴短短露双塔,梵宇峨峨见一人。

却喜冻桃初摘下,石坪分啖不辞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五)

夜来已饱深林气,晓起仍添远壑情。

暂撇龙泉邻衲意,爱寻唐代旧钟声。

龛云尚吐将军气,岩石还镌御史名。

百丈悬萝千折后,门前峰涌万波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