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的诗《听律令乡饮回,赠刘复斋、马弘道》是张昱所作,表达了诗人晚年漫步河桥时的感慨。首句“晚步河桥念此身”,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在河边散步,深感岁月不居,对自身命运有所沉思。接着,“馀生犹幸齿编民”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尚能为平民百姓感到庆幸。
“府城无迹非为贱,松菊犹存未是贫”两句,通过写城市中没有贫贱之分,只有松菊相伴,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贫富并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精神境界和品格高洁。
“官府才听新降律,酒垆先问有钱人”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官府推行新法规时,首先关注的是经济实力,暗示了现实中的某些不公。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衢歌仰咏唐虞化,乡饮俱前老缙绅”中,表达了对古代盛世(如唐虞时期)理想化的向往,以及对乡村传统聚会(乡饮)中老一辈士绅的敬重。
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寓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