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送沈方邺归宣城,兼示蒋大鸿

句宛溪声,敬亭山色,近复佳么。

记秋深枫槲,芒鞋遍踏,春先梅柳,藤杖频过。

怀谢空存,玉笙重到,此日人间感慨多。

还堪笑,是君来邗上,一样蹉跎。繁华久已消磨。

只些小红桥寄咏歌。

赖群公高唱,特开风景,妖姬小曲,为点烟波。

语笑方酣,离情又起,短鬓看来黑几何。

君行矣,向蒋生传语,早整归舸。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词,由清代词人陈世祥所作,以送别与回忆为主题,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词中首先描绘了宛溪潺潺流水与敬亭山的景色,引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秋日里,诗人踏着枫槲,春日则漫步于梅柳之间,这些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美好时光已成过去,只剩下对谢灵运的怀念和对旧日时光的感慨。

词中提到“玉笙重到”,可能是指再次回到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但如今“繁华久已消磨”,昔日的繁华不再,只剩下一些小红桥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词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接着,词人借群公的高唱和妖姬的小曲,为这静谧的水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欢笑与离愁交织的时刻,词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转,感叹自己头发的黑白变化,似乎在提醒自己岁月不待人。

最后,词人以送别友人沈方邺归宣城为契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寄语友人早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词情感细腻,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风袅娜.寿西樵司勋,同果庵、梅岑、方石、瑶田赋

世间闲日月,甚处能长。棋半局,海生霜。

醉山公、偏记酿王事业,小槽红滴,就卧何妨。

推枕闻炊,结茅量笏,屏当精庐花正忙。

仙格中人故超诣,风尘外物自清章。

却忆扬州烟景,客怀无那,安排向、春海茫茫。

歌串细,领巾香。宜餐秀色,合付王昌。

看欲笑时,闲情体贴,正无人处,密意商量。

蓬壶非远,便双成瑶阙,酒粘花压,应也相当。

形式: 词牌: 春风袅娜

白苎.赠阶前老少年

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

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

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

花草悦新秋,总净叶柔枝欢适。

切切吟虫,吟而清而不激。

有感慨之人,无语当阶立。深惜。

盈阶秋意,染绛匀黄,供人鉴赏,博个少年相识。

谁知道,已把壮时虚掷。

如今老大,才和秋海棠,一般装饰。

只有霜深,那时枫叶,知他踪迹。

多少闲愁,除酒难消得。

形式:

兰陵王.忆旧

晚潮急。堆起凄凉万尺。

人何处,曾忆往年,谩把欢娱付轻掷。如今空恨积。

无计回肠熨直。

单消受,零怨碎愁,只似蛛丝费空织。休提旧消息。

已衾凉兰吹,径迷莲迹。轻风凉月秋衫碧。

记柔调歌板,细拈牌叶,断魂都尽总值得。

也拼到今日。悲忆。顿成昔。怎俏意如镌,芳踪难觅。

连天野草天无极。料不许、丝断后还重缉。

除非来梦,梦儿里问他真实。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大酺.寄友

简点征衫,秋风里,老了几多行客。

江头鸿雁起,听一声哀怨,蓼花都白。

香冷衾丝,梦萦衫带,粘得柔肠窄窄。

愁魂无可寄,觅醉乡深处,暂寻家宅。

奈消恨无方,删情不尽,最难安拍。前时明月色。

单一味、惨淡和萧瑟。

偏又向、枕函偷觑,屋角轻移,等闲间、伤人心魄。

别绪嗟匆迫,欢娱事、杳然如隔。料伊处、情难劈。

更阑月转,陡地风惊帘额。夜情怎生捉搦。

形式: 词牌: 大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