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愿欲自无穷,官贵金多百岁中。
衰相已形功德薄,遗言墓志托名公。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宋应星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之三十七,通过“人生愿欲自无穷,官贵金多百岁中”两句,表达了对人生追求无尽欲望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财富在生命中的价值的探讨。接下来,“衰相已形功德薄,遗言墓志托名公”则揭示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个人的外在形象(如衰弱的相貌)与内在的道德品质(如功德的浅薄)之间的对比,以及人们对于身后名声的渴望,希望自己的遗言和墓志铭能够被名流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既对物质追求的普遍性表示理解,又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身后名的向往进行了反思。宋应星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几个关键面向,引人深思。
不详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说短谈非遍世间,终身隔耳罔相关。
才闻传报无多语,烟起心胸火足颜。
人到无能始贷金,子钱生发向何寻?
厉词追索弥年后,生计萧条起绿林。
著述诗书吐肺肝,目前身后几人看。
装成圈点吾徒炫,假序名公识者弹。
已信天工有命偕,死生富贵尽前排。
祈禳谋策纷纭起,信命初心顷刻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