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朝露借恩光,剩种江梅作洞房。
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三年朝露借恩光" 这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恩赐有着深刻的感受,三年时间内,梅花在朝露的滋润下生长,它们借助这份恩泽而发光发亮。这也隐喻了诗人的才华得到了上天或君王的眷顾。
"剩种江梅作洞房"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画面,诗人将剩下的梅花种植在江边,使之成为自己隐居的所在——“洞房”。这里的“洞房”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指代,更象征着心灵的避风港。
"待得百年俱玉雪"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和对梅花的期待。梅花如同雪一般洁白,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等到百年之后,那时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像梅花一样纯洁无暇。
"冷官亦自有甘棠" 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心态。“冷官”可能指的是世俗的权力或职位,而“甘棠”则是古代用来比喻美好事物的词汇。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最为冷清的官场中,他也有自己追求和享受的东西,那就是文学和自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他对于纯净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的态度,即使是最为平凡的事物,在时间的洗礼下也能变得珍贵无比。
不详
薜荔帷兮药作房,芳华底用浴兰汤。
倾城梳洗祇招惎,且可随宜淡淡妆。
梅叹知音少旷夔,政须我辈与伸眉。
逋仙诗胜多多许,咀嚼无令一字遗。
简斋绝句天为笑,旋到调羹鼎伴来。
只合拜梅为座主,画梅且尔况真梅。
旧友凋零新友少,惟梅到处只依然。
愿言白发三千丈,饱看高花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