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丁卯除夕

春来准拟开怀,是谁不放残年去。

寒更灯火,断魂依在,严城戍鼓。

天北天南,一声归雁,有人愁苦。

算寻常经过,今年事了,都休向,明朝语。

光景花前冉冉。倚东风、从头还数。

因循却怕,登临无地,夕阳如故。

烂醉生涯,颓然自卧,懒歌慵舞。

待鸣鸡唤起,白头簪胜,尽平生度。

形式:

鉴赏

这首《水龙吟·丁卯除夕》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表达了词人在除夕之夜对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的感慨。词中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原本期待开怀欢度,却被年岁的逼近和残年的不舍所触动。词人通过描绘寒夜灯火、戍鼓声声,以及归雁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愁苦。

“寻常经过,今年事了,都休向,明朝语”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希望结束旧岁,不再对未来过多期待,只求当下安度。接下来,词人借东风、花前的景象,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却因循拖延,害怕面对登高望远后的夕阳依旧,流露出一种消极与无奈的情绪。

词的结尾,词人选择沉溺于酒醉之中,颓然度日,不愿唱歌跳舞,直到听到晨鸡报晓,才意识到自己已白发苍苍,只能戴上白头簪,度过余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含着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去的反思。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庆春宫.人日,光孝寺谒虞仲翔先生祠

云约颓檐,春生残垒,剩烽雁后方惊。

人日题诗,荒祠怀古,去来不驻游情。

岁华堪叹,翠禽语、红梅未英。

芳辰惆怅,犹是花前,莫问飘零。兹堂在昔陈经。

谪宦栖迟,谁分平生。

无定风花,有缘香火,为他一晌销凝。

问天何意,世多难、儒冠自轻。

江山如此,依旧吾庐,风雨鸡鸣。

形式:

三姝媚.戊辰闰花朝清明

新烟摇梦绮。笑今年东风,较多才思。

载酒园亭,看彩幡依旧,万妆齐倚。

信有前期,分付定、蝶媒蜂使。

绣幰佳人,闲了鞦韆,再商春事。百五韶光如水。

只蜡烛灰枯,尚堆残泪。

又说良辰,向有花明月,旧家提起。

熨日帘栊,消受过、宜蚕天气。

便是寻芳来晚,娇他嫩子。

形式:

烛影摇红.梅郎南泊,北望凄然,邂逅朋尊,漫吟成调

摇梦清尊,酒阑却望长安远。

年时西笑出门行,日下魂飞乱。车马亲朋又散。

问平居、沧江岁晚。霓裳惊破,鼙鼓声中,飘零谁管。

时节逢君,楚兰别有江南怨。

赋情不比李龟年,曾侍开元宴。往事梨园泪断。

暗凄凉、西风故苑。良辰美景,天上人间,白头吟倦。

形式:

望江南.听梅郎歌洛川会

明珰恨,沾座泪茫茫。

不是此声肠欲断,却缘心事寄君王。掩抑故难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