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

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一片叶子随风飘荡任凭波浪吹拂,即使身披雨衣头戴烟斗也不忘本心。
他只专注于在浑浊的水中捕捉鱼儿,对清澈溪流中钓鱼的人却感到好笑。
夜晚,他在芦苇岸边靠着明亮的月光歇息,晴天则划着小船带着白云回家。
到最后,得失终究会豁然开朗,谁又会在乎渔夫和樵夫之间的对错呢?

注释

飘然:形容轻盈自在的样子。
浪吹:形容风吹动水面的动态。
雨蓑烟笠:雨中的蓑衣和烟斗,象征隐士的生活方式。
浊水:指水质浑浊的水域。
清流:清澈的流水,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或理想。
苇岸:芦苇丛生的岸边。
柴门:简陋的木门,象征简朴生活。
是非:对错、评价。

鉴赏

诗人以一叶之轻比喻自身的自由与随遇而安,任凭风浪之力推移。"雨蓑烟笠肯忘机"则表现了渔者对生活的留恋和不舍。但在"只贪浊水张罗众"中,却又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追求,而"却笑清流把钓稀"则是对渔樵生涯的自信与满足。夜宿苇岸之下,依靠明月,晴日出游,随白云而归,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和与融入。

至于"到头得丧终须达"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我精神自由的心态。最后,"谁道渔樵有是非"中,诗人似乎在质疑世人的评判标准,认为渔者之道亦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不应被简单地加以是非。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渔樵生涯的独到理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3)

翁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方干先生

由来箕踞任天真,别有诗名出世尘。

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

城头鼙鼓三声晓,岛外湖山一簇春。

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进士王雄

河清海晏少波涛,几载垂钩不得鳌。

空向人间修谏草,又来江上咏离骚。

笳吹古堞边声远,岳倚晴空楚色高。

何事明廷有徐庶,总教三径卧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进士李德新接海棠梨

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

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

高轩日午争浓艳,小径风移旋落英。

一种呈妍今得地,剑峰梨岭谩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方干题李频庄

高情度日非无事,自是高情不觉喧。

海气暗蒸莲叶沼,山光晴逗苇花村。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

闲伴白云收桂子,每寻流水斸桐孙。

犹凭律吕传心曲,岂虑星霜到鬓根。

多少清风归此地,十年虚打五侯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