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台歌

阿房宫阙飞赪灰,鸿沟战垒乌云颓。

炎荒唾手属一尉,龙蟠虎踞风云开。

贲禺营度比鄠杜,岭峤材木同甫徕。

远拓苍梧作围障,近临沧海如浮杯。

当时淩云恣遐眺,中原逐鹿嗤尘埃。

刘项平生只尔汝,韩彭以下真舆台。

黄屋左纛儿戏罢,翠羽桂蠹庭宝来。

英雄识时竟如是,蛮夷称长诚壮哉。

巍巍岩城镇南服,遗址吊古披荆莱。

草泽雄基阅千载,山川霸气淩九垓。

裨瀛环络今指掌,岛屿罗布如数枚。

穷黎流广受朘剥,异类苛虐谁矜哀。

髡钳自古有异士,佣保何地无奇魁。

虬髯藉手扶馀外,徐市传业神山隈。

一驰汉使奉正朔,永为藩服无嫌猜。

吁嗟乎,推排世变成际会,安知后无陆贾来登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粤王台歌》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学者夏孙桐所作,以粤王台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兴衰,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首句“阿房宫阙飞赪灰”,以阿房宫的残破景象起笔,象征着辉煌一时的帝国最终走向衰败的命运。接着,“鸿沟战垒乌云颓”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暗示了权力更迭的无情。

“炎荒唾手属一尉,龙蟠虎踞风云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崛起与壮志豪情,同时也预示了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

“贲禺营度比鄠杜,岭峤材木同甫徕”则将目光转向岭南,以地理环境的描述,隐喻英雄人物的胸怀与气魄,以及他们对天下的雄心壮志。

“远拓苍梧作围障,近临沧海如浮杯”描绘了辽阔的疆域与壮丽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英雄人物的视野与抱负。

“当时淩云恣遐眺,中原逐鹿嗤尘埃”通过对比中原的纷争与英雄的远见,凸显了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决断力。

“刘项平生只尔汝,韩彭以下真舆台”以刘邦与项羽的对比,以及韩信、彭越等人的命运,揭示了英雄与小人的区别,以及命运的偶然性。

“黄屋左纛儿戏罢,翠羽桂蠹庭宝来”以刘邦的退位与汉室的衰落,象征着权力的消逝与历史的轮回。

“英雄识时竟如是,蛮夷称长诚壮哉”表达了对英雄识时务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团结与壮志的肯定。

“巍巍岩城镇南服,遗址吊古披荆莱”以粤王台的遗迹,寄托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对英雄的敬仰。

“草泽雄基阅千载,山川霸气淩九垓”强调了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他们的精神力量超越时空。

“裨瀛环络今指掌,岛屿罗布如数枚”描绘了国家版图的广阔与统一,体现了国家的强大与稳定。

“穷黎流广受朘剥,异类苛虐谁矜哀”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外族压迫的批判。

“髡钳自古有异士,佣保何地无奇魁”以历史上的异人与佣工为例,说明了英雄人物的广泛存在与不拘一格。

“虬髯藉手扶馀外,徐市传业神山隈”通过虬髯客与徐福的故事,象征了英雄人物的远大理想与探索精神。

“一驰汉使奉正朔,永为藩服无嫌猜”以汉朝使者出使的典故,表达了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以及对稳定关系的期待。

最后,“吁嗟乎,推排世变成际会,安知后无陆贾来登台”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英雄人物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洞察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粤王台为线索,贯穿历史的脉络,展现了英雄的风采与时代的精神,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徐养吾同年三首(其一)

竟以君身殉,膏兰痛不捐。

苦心酬一第,病骨耐三年。

箦易麻衣畔,魂归素旐前。

嗟嗟门祚事,死孝亦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徐养吾同年三首(其二)

光气留文字,人皆傲骨推。

常存违俗意,不独呕心才。

清职天胡靳,幽忧志可哀。

双枝兰玉秀,济美卜将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挽徐养吾同年三首(其三)

万里题诗客,殷勤为寄君。

看花怀并辔,角艺忆分军。

蛩駏终难合,山河杳不闻。

招魂风雨夜,愁黯海南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粤游回里晤金粟香丈和其冰井诗原韵二首(其一)

天南山水窟,迟我十年游。

片石欲相语,四时常若秋。

炎荒坛坫著,冷味井泉收。

好继骖鸾录,多君逸事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