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虞公务》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联“泛泛踪难定,皇皇思每惊”,以“泛泛”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踪难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与不安。“皇皇”一词,既指行走匆忙,也暗含着内心的焦虑与挣扎。这两句诗,将诗人漂泊不定、思绪纷扰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颔联“岁年知几换,书剑竟何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岁月更迭,时光流逝,诗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轨迹与成就。这里的“书剑”不仅象征着诗人的学问与志向,也隐喻着他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然而,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不禁自问:“究竟有多少年华在追寻中流逝,而我所追求的又是否真的有所成就?”这一联充满了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颈联“多雨江村夜,孤灯客馆清”,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村落的凄清景象,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异乡,只有孤灯相伴。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寞的写照。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与友人的距离与思念。
尾联“此时谁共语,唯念昔同盟”,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孤独与对往日友情的怀念。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除了回忆与思念,别无他物可以慰藉心灵。诗人渴望有人能与之分享这份情感,但现实却是形单影只,只能将对昔日盟友的思念寄托于心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自我成长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