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清湖别有春,花边玉笋想长身。
怪来几日诗筒少,尽写瑰奇赋洛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四)》。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意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描绘。
“闻道清湖别有春,花边玉笋想长身。”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对于另一个地方——清湖的向往。在那里,春天似乎有着不同的风貌,不仅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花边的玉笾(即竹笋)让人联想到细长的身躯,或许在这里,诗人寻找的是一种超脱凡尘、接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怪来几日诗筒少,尽写瑰奇赋洛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灵感匮乏的困惑,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的向往。诗筒,即古代用以储存书信或其他文书的竹筒,是知识与情感交流的载体。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创作灵感,而“尽写瑰奇赋洛神”则显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的深厚兴趣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应,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和创作灵感的愿望。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偶随流水到僧家,身世浑如焦谷芽。
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
桃花偏傍谪仙居,点缀高岩今几株。
力士铛边欠何物,著鞭跨马是狂图。
春来太半在农畴,邂逅相逢皆饮流。
贪看暮烟驰万柳,不知明月上前洲。
庾郎食事惟三九,适口方知味味珍。
拟欲招邀无此客,虎头不是个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