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论诗绝句四十首》中的第十六首,由杜牧创作的诗歌引发感慨。诗中以“拾翠盘雕”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杜牧的诗歌比作珍贵的翠鸟羽毛,暗示杜牧的诗歌价值连城,令人赞叹不已。接着,“莫更论”三字表达了对杜牧诗歌的推崇之情,认为无需再用言语去评价其价值。
“卫公当日盗乾坤”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杜牧的诗歌如同盗取了天地间的精华,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宝库,也影响深远,仿佛盗取了乾坤的奥秘。这里将杜牧与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卫国公李靖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杜牧诗歌的影响力和独特性。
后两句“乐天诗卷供鱼蠹,中夜披衣读罪言”,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白居易(字乐天)的诗歌与杜牧的诗歌进行比较。白居易的诗卷被鱼蛀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作品的逐渐被遗忘;而诗人自己在深夜披衣阅读杜牧的诗,表达了对杜牧诗歌的珍视和深入研究的态度。这一对比突出了杜牧诗歌的持久魅力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牧诗歌的赞美和对其他诗人作品的对比,展现了李希圣对古典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考。